苦草批發圖片價格
1.苦草屬(Vallisneria L.)植物
苦草屬 (Vallisneria) 隸屬于水鱉科 (Hydrocharitaceae),是沉水草本植物,該屬植物廣泛分布于全世界,有10-14種?!吨袊参镏尽分杏涗浳覈?種,廣泛分布于南北各省,在淡水湖泊、溝渠、池塘、內河航道的靜水或流水中均能很好地生長。作為水生態系統的主要初級生產者,苦草生態適應性廣, 吸附污物能力強、與藻類相互競爭營養鹽、降低水面風浪、抑制藻類生長、沉積水體營養鹽、降低湖水的營養鹽含量以及為水生動物提供覓食和庇護場所,是減少水體污染, 緩解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重要沉水植物。
2.國內苦草的歷史名稱和分類
根、莖、葉、花、果實的差異大多數情況下不需精密的儀器設備,借助簡單工具就可測量、鑒別,而且更加直觀和簡單,造成人為誤差可能性***小。但是形態鑒定***難解決的問題是具有細微差異的近緣種或者區別近似種,尤其對于經驗不夠豐富的鑒定者而言更加困難,由于形態極相似,因而往往找不到好的形態特征。由于苦草屬植物繁殖器官微小,野外不易觀察,物種間性狀相似性高且不同生境下形態可塑性大, 因此對苦草屬植物的區分比較困難,歷史上對其分類界定出現較混亂的情況,同樣國內對苦草屬植物的分類也存在很多爭議。
目前公認原產我國的苦草主要是三種:苦草(Vallisneria natans(Lour.)H.Hara)、密刺苦草(Vallisneria densesenulata(Makino) Makino)、刺苦草(Vallisneria spinulosa Yan)
顏素珠等認為是五種:苦草(Vallisneria spiralis L.)、密刺苦草(Vallisneria densesenulata(Makino) Makino)、刺苦草(Vallisneria spinulosa Yan)、亞洲苦草(Vallisneria asiatica Miki )、大苦草(Vallisneria gigantean Gracb)(原產臺灣)
刁正俗等認為是6種:苦草(Vallisneria spiralis L.)、密刺苦草(Vallisneria densesenulata(Makino) Makino)、刺苦草(Vallisneria spinulosa Yan)、亞洲苦草(Vallisneria asiatica Miki )、大苦草(Vallisneria gigantean Gracb)(原產臺灣)、密齒大苦草(Vallisneria gigantean var.biwaensis(Miki)Kitamura)
陳耀東等認為是3種:苦草(Vallisneria natans(Lour.)H.Hara )、密刺苦草(Vallisneria densesenulata(Makino) Makino)、刺苦草(Vallisneria spinulosa Yan)
陳耀東等認為國外其他引進品種6種(水族行業):螺旋蘭(Vallisneria asiatica Miki var.biwaensis Miki )、扭蘭(Vallisneria americana Michx )、韭菜蘭(Vallisneria spiralis L.)、大水蘭(Vallisneria gigantean Gracb)、紅水蘭(Vallisneria neotropicalis Vict)、絲帶蘭(Vallisneria gracilis F.MBailey)
3.矮生苦草
除文章和專著對于苦草屬名字使用混亂外,工程應用也可以說是眾說紛紜,尤其近年來矮生苦草、矮苦草、四季常綠苦草、四季常青苦草、四季常綠矮苦草等名字層出不窮。
由形態區別可知,矮生苦草肯定不是刺苦草,因為刺苦草棘刺明顯產冬芽、也不是苦草,苦草一年生雌花多,更接近密刺苦草,但也有部分差異:矮生苦草僅葉緣中上部有微齒,密刺苦草葉緣具密刺;矮生苦草子房三棱形不明顯,密刺苦草三棱形明顯;矮生苦草雌雄花不同期未見成熟種子,而密刺苦草雌雄花同期且有成熟種子。
刺苦草兩個典型特征,冬芽、刺密且多
密刺苦草子房,明顯三棱形,無刺
苦草茂密的雌花和雄花
(1)矮生苦草的季節性
矮生苦草所謂的四季常綠只不過相對而言,當其他條件一致時,若水溫小于10℃,生長緩慢,生物量、葉片數、分蘗數、根長相應減少,水溫小于4℃,基本停止生長。在溫和的南方地區,靜止湖面冬天不結冰或冰層薄的條件下,矮生苦草葉片能完整過冬,以長江為界,越往北冬天冰層越厚冰期越長,葉尖開始凍爛直至整株葉片剩下地下部分,當然這也還僅是相對而言,如果水深(比如水深超過1.5m,苦草高度長到50-60cm),水底溫度接近4℃,苦草依然可以保持更長的綠葉。例如在上海地區冬天(1-2月份),葉尖腐爛3-5cm,到了北京地區,葉片可能就完全腐爛,當然也要看水深,水體是否流動也會保持綠葉,視情況而定而已。
2016年水面結冰2-3cm苦草葉片局部被凍傷
(2)矮生苦草個體矮、分芽多、直立莖長的特點
工程應用上一致認為矮生苦草長得矮,確實不假,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有特性,苦草的可塑性較強,水溫、底泥、光照、水深都會使其在形態上產生很大變化,例如苦草在資源斑塊性環境中具有生境選擇能力,通過克隆生長將更多分株集中到有利生境,而***適分配理論(optimal partitioning theory)指出,植物應對環境變化會調整資源在根、莖、葉及繁殖間的分配,使更多資源分配到與生產力有關的組織器官??嗖萑~長隨著水深增加而增加,葉寬隨著水深的增加而減小,因此葉片比表面積增大,苦草在30-100cm水深光照充足時通過克隆繁殖及橫向生長,增加了單位面積的株數,而在100-200cm水深則通過減少克隆繁殖及垂直方向生長,從而增加垂直方向生長(葉長),葉寬和葉長對水深的響應提高了光照獲取能力,并增加了單位面積苦草的生物量。這就是為什么有時候水草苗圃(保持水位50-80cm)生產出來的苗很規整保持20-30cm更有5-10cm,一旦種植在項目上(150-250cm)會出現50-80cm的高度。
不同水深矮生苦草高度
矮生苦草直立莖
矮生苦草發達的側芽
(3)偶見傘狀花序及雌雄同株
通??嗖荽苹ǚ鹧婧粋€圓柱形或三棱形子房,先端2裂,裂片圓鈍或三角形,花梗甚長,直至將花托出水面,受精后螺旋狀收縮。在矮生苦草中,我們發現一個佛焰苞包含3個子房的情況,這種花的形態應該可以稱為傘狀花序。
左圖為正常雌花(1朵),右圖為非正常雌花(3朵)
對于傘狀花序有記載的可能是這篇文章,下文中介紹了擁有傘狀花序的兩種美洲苦草(Vallisneria americana),但兩種花序也有不一樣的特點, V. americana var. biwaensis花序的雌花數量少但個體大,而V. americana var. americana的花序的雌花數量多,幾朵正常的雌花伴生很多非正常的雌花(很?。?。該文章還指出一個現象:V. americana var. americana花序中的小花沒有花柱或很少雌蕊,甚至出現了雄蕊,即一朵花既有雌蕊也有雄蕊的現象,即出現了雌雄同株的現象。然而我們的矮生苦草頂多是出現了類似 V. americana var. biwaensis花序的偶然現象,并不會像后者出現雌雄同株的情況,而且我們發現傘狀花序是在7月份,等到9月份我們再次去尋找已經沒有了。
4.矮生苦草***有可能歸于什么品種
為了想知道矮生苦草究竟屬于什么品種,我們從基地(上海浦東臨港新城)取樣,通過質檢合格的DNA用ITS4/ITS5引物擴增,PCR產物由上海生工測序,測序結果通過MAGA軟件建樹,比對序列為同科的蝦子草屬(Nechamandra)、水篩(Maidenia rubra)。
若以靴帶值50為界,從ITS序列親緣關系上看,樣品中的矮生苦草和苦草(Vallisneria natans(Lour.)H.Hara)情緣關系更近。
樣品苦草進化樹
另外,將序列結果在NCBI里blast后出現如下結果,排***的是Vallisneria sp. Christensen s.n.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, partial sequence; and 5.8S ribosomal RNA gene a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, complete sequence。
NCBI比對結果
也有文獻說到,Vallisneria sp. Christensen s.n.是Vallisneria spiralis(苦草模式種)和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(密刺苦草)的雜交種或姐妹種。
在分子水平上我們并沒有過多研究,blast只是為了確定屬,比對出來的結果相似度也很接近,而苦草進化樹也只能說明我們測的樣品和基因庫里找的苦草(Vallisneria natans(Lour.)H.Hara)樣品親緣更近,直接說矮生苦草就是密刺苦草或者苦草還有欠妥當。結合形態分析,只能說矮生苦草更接近于密刺苦草。
5.苦草(Vallisneria natans(Lour.)H.Hara)的有性繁殖
(出自中國科普博覽 2016年,鏈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epKUkZGEhNLpk6Je0u3jwg)
苦草是雌雄異株植物。在一叢苦草的個體上只生長雄蕊,在另一叢個體上只生長雌蕊??嗖莸拿恳欢浯苹ǘ奸L在一根花柄的頂端,開始的時候是卷的,很短,端端正正地臥在葉子中間?;ū芸炀蜕L起來,逐漸伸展,越伸展越長,***后終于把花朵托出水面,花開了,三支長長的雌蕊花柱“脫穎而出”,柱頭上生著小穗子,很像一簇美麗的小羽毛,盛裝打扮等待著心儀的他到來。鏡頭的另一邊,水下的另一簇苦草雄株成熟了。它從葉腋中抽出穗狀花序,花序外面包著佛焰苞片。開花時,佛焰苞開裂,一朵朵微小的雄花脫出佛焰苞而漂浮于水面,而花粉被保護得好好的,沾不上水。水面上,露出水面的雌花在水面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凹陷,當雄花漂到這里時便發生傾斜。授粉完成后,雌花閉合,細長的花柄螺旋卷曲將子房縮回水中,在水下孕育著一個新的生命。
苦草授粉
2011年接觸苦草以來,一直認為矮生苦草到底屬于哪個品種仍是個謎,不論在市場交易中同行對它的稱呼、描述,還是工程應用上的觀察和發現,都與其他品種略有差別,***直觀的應該就是不長出水面并且感官效果好。自從執著于尋找答案這個過程發現,植物分類學真是個大學問,水平和能力的問題導致越繞越暈,查閱文獻和咨詢專家并不能解決更多的疑惑,反而越陷越深。本文內容參考較多文獻,并不一一列舉,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所想,并沒有經過權威認證,如有紕漏或錯誤,忘不吝指出。
在300多年前生物學家林奈先生先入為主將苦草命名為Vallisneria spiralis L.而成為模式種,在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后,身為校長的他在辦公室整理《植物種志》,也許一只飛鳥落在窗臺,他揮手一趕,鳥兒旋轉離開,他轉眼一看剛畫的草圖,心想,算了,加個spiralis吧,那時候他估計永遠也想不到在今天的中國,苦草不僅沒有因為泛濫而成為生物入侵物種得到控制,反而作為水生態修復工程里應用***廣的沉水植物種遍了華夏各地。
- 上一篇:苦草種植批發基地
- 下一篇:沒有了;
-
伊樂藻不綠是什么原因? [2021-02-03]
伊樂藻不綠是什么原因?對于這個問題,也是水產養殖中比較常見到的問題,下面和大家分析一下出現的原因。一、光照的原因伊樂藻要想生長的好,其每天蕞少要接受2~3個小時陽光散射,以利于其進行光合作用,如果日照達不到要求,伊樂藻將合成不出葉綠素,進而出現不綠。二、草不肥、草不旺生長伊樂藻的底質肥性較差,造成伊樂藻生長緩慢,由于營養跟不上,造成發新芽、新枝困難。對于這個,蕞好的辦法是追施專門的草肥來促進其生長
-
微齒眼子菜基地分享微齒眼子菜的生長習性 [2021-02-01]
微齒眼子菜具有很好的脫氮除磷能力。如果種在清水魚池里,對水的凈化作用很好,游動的魚也可以清晰的看見,也適合種植在小水池里。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微齒眼子菜的生長習性:微齒眼子菜主要存在于湖泊、池塘等靜水水體中。微齒眼子菜具有很好的脫氮除磷能力。研究表明,在實驗室模擬條件下,小葉對有機污染物(多環芳烴)的去除率為48%,可以考慮對受污染水體進行生態修復。微齒眼子菜的生態功能在清溪河的緩流中,草葉搖曳
-
河蟹池塘伊樂藻種養的五點技巧 [2021-03-24]
伊樂藻是大部分河蟹養殖塘口中種養的主要水草,但許多河蟹養殖戶在河蟹養殖中期,其塘口的伊樂藻就因各種原因而起漂、腐爛,蕞終因塘口水草的缺乏而導致河蟹養殖產量、規格和效益均比較低下。本人近年來在伊樂藻種養方面進行了探索、思考和總結,現將總結的幾點技巧與大家分享如下,供大家在養殖生產中參考。一、重新移栽,以防伊樂藻過早起漂。 現在好多河蟹養